110-2 D-Day|期末成果展|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大學Plus

大學Plus以優質教育為目標,透過場域間相互開放來發展「移動式學習」的多元路徑,藉此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及在地行動的能力。

本計畫以「生活博物館」概念整合地方知識網絡,讓不同關鍵行動者透過課程合作、工作坊、跨域學程、博物館群的合作,形成一個共學共創的有機網絡。目前正在場域學習與探索模式的基礎上,搭建跨領域課程模組,並與宜蘭員山鄉南澳鄉等場域建立連結,與地方共同學習,以優化友善生活、永續發展教育的模式。

計畫課程

儀式、場景與設計

 

 

本課程透過儀式、場景與設計的視角,在宜蘭場域探索與發展「生活博物館」的概念學習與體驗方法原型。課程分成4個主題:儀式中介的視角、場域探索的體驗、場景脈絡的分析及互動轉譯的實作。我們會透過儀式到體驗的實作、討論與拆解,到創造發展體驗互動的創意模式。


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

教育創新與社會設計

 

 

本課程希望能藉由「發酵」這主題,與同學一起進入涵蓋範圍甚廣的食農議題。在跨領域的教學趨勢下,本課程著重在博物館科學教育議題的遊戲化,以及與高中端需求探索課程的銜接。




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課程將帶領學生重新感覺周圍的各種聲響,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欣賞與聆聽,體認音樂的多元性與藝術性。透過生活中的觀察體驗,發掘人類對於音樂的需求,針對特定議題,發想音樂可能的使用與表現方式,發揮自己的專長進行音樂與其他領域的創新設計與改造應用。課程會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與實作,學生將由團體合作的經驗中激發出更多的創意與包容心,學習溝通與互動的技巧。

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

 

 

此課藉由切換不同視角的專業 ,由醫學、法律、機械、獸醫系等教授帶領,去解釋或嘗試探討女性生殖週期現象,與社會文化間的細膩連結。這是一門牽涉到性別平權、月經平權、公民社會、科學教育、法律規範和經濟發展的多元課程。

鄉村農業體驗

 

 

本課程的宗旨是提供同學瞭解農業的功能不限於提供我們食物的經濟價值,並且讓同學藉由援農活動來認識農村、農業、農民,並發掘三農其他面向的價值。 本課程於學期中進行至少兩次週末的農場見習活動。見習過程中,學生將實際參與鄉村中的農事體驗。
野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