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5210
Introduction to Designing Your Life
設計人生,是一套奠基在設計思考架構上,用以人為本的思維角度出發,將「自己」作為「使用者」與 「設計師」來規劃自己人生的一套方法。
關於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以下的懶人包:https://www.facebook.com/977007322687994/posts/1485706025151452/?d=n
【將設計人生應用在大學規劃】
你曾想過大學對你的意義嗎?還是你只是自然的跟著大家的選擇,高中畢業後就該進入大學,卻不曾想過在大學中你想獲得什麼?你是否只在過「該過的人生」卻沒有開始過你「想過的人生」?在過去的設計人生課程中,我們發現大一新生的需求與大二以上的學員不同,因此決定為了大一同學開設完整的16週三學分課程。
剛進入大學的你,或許有很多想達成的目標,卻不知道該如何更有效率的規劃你的大學生活。在大學生活中,你將獲得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你的未來,但更多的可能卻也代表更多的未知,對於未知的不安帶給我們的除了興奮外可能還有一點焦慮。
【關於課程設計】
設計人生的課程中,我們將設計思考做為將想法與行動連結的基礎架構,能和同伴 ( Partner )、導師 ( Mentor ) 、引導者 ( Facilitator ) 安全交流的場域之內,讓參與者透過「探索」、「反思」和「行動」來解決問題與探索方向。
本學期設計你的人生大一班,將更著重在「行動」上。透過進行不同形式行動體驗,收集在過程中所經歷的感受與體會,進一步釐清自己不同面向的價值觀,並藉此發想未來大學生活中的不同可能性。有了對大學生活的概念後,我們也會花時間進一步思考,對於人生的想像與追求,並在課程的最後討論與分享我們可以如何再次透過不同行動組合,一步步修整自己的未來規劃。
D-School 官網:http://dschool.ntu.edu.tw
D-School 粉專:https://zh-tw.facebook.com/ntudschool/
台大設計人生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tudylteam
不再糾結重力問題
我很喜歡課程中一堂教我們重擬問題的課,其中如何去意識到重力問題,對於於我而言是十分有價值的一件事,因為我過去常被桎梏於重力問題而白白耗費許多時間精力,這堂課為重力問題定義後我才發現自己糾結的東西,常常是不可控或者說没有接觸到問題的本質。我覺得在這之後我思考問題的邏輯更加清晰了。
認知到助人的快樂
在這堂課認識了機個積極參與志工活動及教育行程的朋友,原本我的個性是偏獨善其身的,但透過這堂課我覺得我有被他們的熱忱影響到,也有計劃在下學期嘗試報名一些志願服務的活動,我覺得透過一己之力幫助別人會是一件很有成就感也快樂的事,這是我之前沒有想過的。
林同學
財金系
過去、現在、未來,一個一個套疊成從今以後的自己。
起初在繪製過往時感到有些困雞,感愧著幾來的自己,靜下心來,回顧是怎樣的種種構成現在的我,變化中的歷史, 找不到適合的切面,那樣切下去造成的單一性,使我遲遲無法下筆。
暫時先放棄,前往現在的我,這次有比較多觀察了,一點一滴繪製的同時,憶起最近發生的事,想像著是怎麼樣的我會做出那些事,畫上去的同時也承認我就是那樣的人、不批評、不打斷、保持好奇心。
在安靜的給自己一段時間剖析內心後,我感覺自己對自己的掌握度更高了,有能開姶聽見內心聲音之感,也能感受到更多自己的情緒與反應可能是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了,如同先前瑜珈與正念的課程,當意識的焦點轉到自己上時,好像能更好的與身心為伍。
那時的自己更敏銳了,能好好聽見自己,能好好表達。
陳同學
地理系
觀照生活與自我價值的一致性
學期初,朱士維老師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召喚大家到草地上,欣賞校園風景。即使是每日必經的路線,我們也未必會留心周遭環境,甚至連那日的陽光與濕氣,也未會進入意識的感知範圍。我是個喜歡觀察光線、感受濕度與氣味的人,卻在老師詢問我們「花在哪裹」的時候,才驚覺我並未抬起頭仰望樹梢。
察覺價值與生活落實的差異
也是那日,我發現大一的同學們作息已經向深夜前進,所以我努力守住自己的作息底線:午夜十二點。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光影與景物、長年茹素也較注重健康,但是這些價值似乎並未完全融入在自己的生活中,我會在忙碌時疏於關心外界環境,甚至逐漸將熬夜視為常態、飲食營養不均視作認真勤勉的犧牲象徵。甚至,我對於關注的議題,也會在面臨期中連環炸彈時,被自己以成績為重的理由,暫時放棄,心中又不甘於自己的決定。
追求一致性所做出的改變
老師在大哉問的回應時提到「沒有什麼事情是真正沒辦法去做的」,一切的選擇皆是出自我們的價值判定,而我們可以藉由反思來發覺這些不具有「一致性」的行為。從課程的二選一、小組討論、自我覺察和Find your knot 相互交流、探索之中,也讓我們對自我堅持的價值更具有敏感度;後期的奥德賽計畫,不斷讓自我反思,計畫行動與價值的一致性。我很高興自己聽完老師的這席話後,在期中前一日選擇參加半個期待己久的議題論壇,再回家準備考試,期許往後也能更加堅守在自己的價值之上。
李同學
心理系
D-School 副院長兼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臺大物理學系教授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
國際企業學系
台大經濟學系畢
台大生化科系學系畢
台大護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