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5214
Introduction to Circular City Projects
循環城市(Circular City)的概念是要打造具有生命力的城市,以循環過程取代由開採到丟棄的線性過程,藉由物品、人、食物、廢棄物、水、野生動植物和空氣等不同的物質流動(flows)達成持續不斷的連結,如同城市的新陳代謝般,讓都市和經濟能正常運作。要改變城市物質流動的方式,才能重新連接城市與其所依賴的周邊生產區域,無論是通過自產自銷,自給自足,還是通過補償對源頭資源的消耗,讓每個城市區域最終對其物質消耗負責,建立城市與鄉村互助合作,共好共善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改變不會從天而降,而是從重新設計日常生活小事開始。可能是巷口的都市菜園,也許是家中的二手衣物,甚至,是你現在手中的那瓶啤酒。藉著改變小事物,我們開始調整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轉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模式,更重要的,是重新想像另類的接近都市的權利(Right to the City)
這學期的課程,我們以「資源回收」為起點,與興隆社宅公共藝術案的執行團隊明日製作所、關心回收者議題的五角拌合作,從資源回收、拆解廢棄、循環利用的過程中重新認識都市生活,進而思考社會住宅能夠如何更多地成為循環經濟流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在這學期的「循環城事專題」課程中,從第一堂課大家拿著便利貼上台與彼此 分享對「循環經濟」的認識開始,我們在書緯老師的講課與紹興學程夥伴自身 回收經驗的分享中,一步步的開始了解回收機制在台灣的實踐樣貌,並從都市 空間的有限性(所有東西都佔據一個空間)來理解將循環經濟議題放在「城市」這樣的場域來討論的重要性。
而在課程第二天的早上,明日製作所的總監宜玲為我們帶來「藝術做為社區共 生媒介」的主題講座,分享了他們過去如何在新富町文化市場運用藝術做為媒介,為傳統市場與年輕朋友重新建立連結的經驗,使我們認識到藝術作為一種 行動進入社區場域的可能性,並在下午回到學院,試著與小組成員一起,參考「small」、「local」、「open」與「connected」四個原則進行提案發想,期望我們 的提案可以達到「讓居民從被服務的位置」往其他象限移動(附圖筆記照片), 以及讓社會住宅成為大眾接觸循環經濟議題的機會的目標。
在課程的第三天,我們來到萬華的南機場夜市附近,參與關注回收者與回收議 題的組織「五角拌」舉辦的「拾習生計畫」……(閱讀全文請點此修課心得_王雅竹)
王O竹
工管四
我覺得這門課雖然只有短短幾週,但是卻讓我體會到蠻多有趣、從未接觸過的事情。很喜歡在課堂中穿插著實察,像是去安康平宅、興隆住宅參觀,也透過五角拌了解回收大哥大姐的故事,實際的撿回收。我認識到社會住宅的議題,感受到台北愈來愈重視居住正義。透過興隆住宅的興建,以及居住年限的調整,能夠降低原有在安康社區的福利依賴,打造一個更舒適的環境,保障弱勢族群的居住權。青年創業戶扮演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我覺的是個很棒的想法,能夠招募一些專業人士,讓自己有居住權外,也可以活絡、凝聚居民們的感情。
在提案過程中有遇到一些困難,像是我沒有徹底了解循環經濟是什麼,這個名詞似乎包含著許多意義。蒐集了資料發現它可能的意涵是從源頭設計出無毒、無廢棄物、易重複使用的物品,並盡可能讓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能夠重複利用。源頭設計、維修、回收再利用、回收等似乎都是循環經濟的一環。……(閱讀全文請點此修課心得_陳瑄)
陳O
循環經濟這件事,是在上了這門課後,才讓我初步有所建構的。循環經濟與「線性經濟」對立開來,注重資源經處理而再生,讓資源回到原物料循環的系統裡。
對於這門課可以更好的地方,我認為對於循環經濟背後的社會學脈絡、經濟學體系、人類學上的定位......等等,可以在學說理論上的密度放入更多,讓我們在實作之前,對循環經濟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簡報與文本、課堂討論的搭配都是得宜的,但對於引入更大量的專業知識,或許在量的方面有可以抬升之處,但伴隨著這樣的文本與理論量的拉升,我認為這門課的學分數可以列為兩學分,因為比起設計思考、田野工作坊等,這門專題課耗費的時間幾乎可以說是其他一學分課的 2 至 3 倍,或許在學分的斟酌上還有可以考慮之處。
……(閱讀全文請點此修課心得_江衍均)
江O均
創新二
這個修課心得我想以分享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佐以照片為主,最後也會統整我此次上課的整體感受。這張照片是課程的第二天(11/6)去參訪安康平宅時拍攝的,有了第一天的「認識議題」,跟第二天一早初步了解案例的基奠,我們到安康平宅的觀察就更有目的性、知道應該要觀察什麼了。在這邊我們觀察到路上會有環保局的清潔車,但是旁邊沒有人正在清潔,推測應是住戶先將自己的工具暫放在路邊。也注意到這邊的住宅不是地下室就是比平面還高,若是有身心障礙人士要進出恐怕不太方便。
接著我們到了不遠處的興隆社宅,這邊的建築風格就跟安康平宅非常不一樣了。整體色調非常統一,沒有雜亂的花花草草,每一株植物都很規矩地長在花圃裡面;公共區域非常安靜,幾乎都沒有看到有住戶活動。……(閱讀全文請點此修課心得_顏郁蓁)
顏O蓁
中文四
D-School 專案計畫助理教授
城鄉所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