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D-Day|期末成果展|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DS5209 

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

Music Design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這門課程將帶領學生重新感覺周圍的各種聲響,從不同的角度學習欣賞與聆聽,體認音樂的多元性與藝術性。透過生活中的觀察體驗,發掘人類對於音樂的需求,針對特定議題,發想音樂可能的使用與表現方式,發揮自己的專長進行音樂與其他領域的創新設計與改造應用。課程會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與實作,學生將由團體合作的經驗中激發出更多的創意與包容心,學習溝通與互動的技巧。
音樂的創作來自於人際之間的交流,因此課程的教學內涵將分三個層次探討:1.由內而外:先從學生自身的感受出發,透過樂曲的欣賞發現不同音樂的特質與意涵 2.由外而內:調查生活中與音樂相關的事務,探究其背景與創作元素及帶給人類的影響 3.內外交流:經過觀察與思考,想想音樂與自身環境的關係,引導學生發現議題進行創意設計與跨域合作的提案與執行。

1.《Roll the sauce》ft. 狗人、生菜海膽STHD、TEN PLUS 1000%、Karro

2.《流行與過時》

3.《日時》

4.《雜斂調》

5.《異見鍾情》

6.《Rosie》

7.《身騎白馬》

8.《哎呦你》

課程側記

當年輕人遇到老歌謠 音樂設計與創新的歌仔戲探尋之旅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我改換素衣,回中原」這是我們熟悉的歌仔戲橋段,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無不令人為之動容。

這些令人感動的一段曲調,舉手投足背後,究竟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在3月12日這個晴空萬里的大好日子裡,由本學期開設《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的蔡佳芬老師帶領學生們,來到宜蘭─歌仔戲的故鄉,透過深度的探訪與觀察,探索潛藏在鄉野中的「好聲音」與「好演藝」。

修課心得

這學期是我第一次也應該是最後一次上D-School的課,沒想到意外的讓我得到了許多有趣的經驗。首先,在這堂課的一開始能夠去宜蘭田野調查,真的就是一個很讓人覺得值得的事情,在發源地與各種耆老與在地的老師交流,聽到現場唱的七字調,讓我覺得原來台灣真的還有很多地方有許多的文化值得去挖掘。隨著課堂的進行,我們也想辦法使用我們的創意幫助這個文化有第二人生,目前也在持續進行,期待之後能夠與同學一起創造出更多有趣的活動,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並且感受到我們得知這個文化之後的感動。

很高興能夠藉由這堂課,讓我接觸到平常不會接觸的歌仔戲,更讓我對歌仔戲有了嶄新的認識。除了常聽到的那幾種曲調,它更多的是滲入日常生活中、有如呼吸般的對話,這也讓我反思,許多事情大概也跟歌仔戲一樣,只是缺乏一個認識的契機,並非那麼地遙不可及。

除此之外,在設計展演的部分,更讓我再次認知到台大的人才濟濟,能夠不斷地冒出新想法、將原本自己的提議不斷推翻,這大概是設計思考方面最吃力也最重要的一環了。我認為我在這堂課雖然沒辦法提供太多想法,但至少也能學習和自己想法相異的人達成共識、合作,並讓事情順利地進行下去,我想在這堂課結束之後,這仍會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吧。

因為喜歡歌仔戲,所以不惜獨自從師大跑來上課,很開心在蔡佳芬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歌仔戲的身段、研究了歌仔戲的曲調、拜訪了歌仔戲的發源地、認識了歌仔戲的歷史...,經歷了非常充實的一趟歌仔戲之旅。

期末的展演,我選擇在幕後支援大家,很慶幸自己過去籌備活動的經驗,讓我能夠把事情做好,像是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如何規劃組織分工,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等。然而,疫情與環境,使得挑戰變得更加艱鉅,令我感到很不安,我期許自己繼續做好份內的工作,精進自己,在學期結束後有所成長。

我去年在戲劇系就有上過佩穎老師的歌仔戲課,其實當初只是因為缺學分所以去上課,在學習身段跟觀看的過程中漸漸的理解歌仔戲,有變得比較懂得去欣賞那些藏在屏氣凝神間的、精緻的程式化語言,但當時沒有想過日後會再有機會與歌仔戲接觸,在這堂課上再遇見時就很驚喜,有一種繞了一圈後又遇見的懷念感,我特別喜歡去宜蘭田野調查時在老師的咖啡廳聽她現場唸歌仔的那一部分,有深刻的體會到這些傳統戲曲的根確實是扎在民間的,並且也很感動。

授課教師及助教

蔡佳芬

授課老師

D-School 兼任助理教授
大學 PLUS 計畫共同主持人

吳子齊

助教

​戲劇學系

探索更多來自 110-2 D-Day|期末成果展|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